《三个故事》书籍设计背后的故事

 

近日,由「51 Personae」出版的《三个故事》终于经过重重叠嶂,正式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能大家不明白。「51 Personae」在中国大陆的出版体制中并不是个「正常的」存在,但它的先锋和积极,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出版行业。而《三个故事》正是这一行动的有力行动代表。

《三个故事》是一本三语(中、藏、英)的口述与图像注疏,收录了来自中国云南省香格里拉一个藏族村庄的三则口传故事,由艺术家沙爽在调研时偶遇并搜集整理,叙述者是一位年轻的藏人江参,他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后回到乡村和城镇工作。故事来自他的童年记忆。沙爽为这三个故事创作了动画,并基于这些动画制作了这本书。该书的绘画来自她在实地工作期间使用各种身边媒体材料绘制的组合拼贴。

这是我设计的第一本三种语言的书籍,好在文本不很多。其中的藏文更是首次接触。尽管在这之前我有通过 @3type-三言  接触过Jo De Baerdemaeker 所著《藏文字形》,但依然对于这个文种十分陌生,好在有藏族好朋友 @godmorningevry1 ——东主多杰的鼎力支持,帮我前后两次校对,才能保证藏文的排版质量。

本书的设计过程十分曲折,一开始艺术家沙爽跟我沟通,希望考虑龙鳞装这一十分传统的装帧形式,她发给我她做的demo,我再根据书籍的的内容,做好规划和分篇章,最后根据实际尺寸做设计文件,打印出来测试。我们做了好几次Demo来测试,从开本大小,到麟边的宽度,再到总长度,都进过了反复计算。最后还是因为不太方便阅读,尤其是纸张卷起来之后无法平摊开这一世纪难题,我们放弃了这个方案。

放弃龙鳞装后,我们转向正常的书籍形态设计。因为内容上插图占据较大篇幅,我们在开本尺寸上讨论不希望像儿童绘本的正方形或太大的比例,因为它的读者可能更多是成年人。最后确定的尺寸——105x185mm,是一个像诗集一样的小小的,瘦长的,好翻阅的尺寸。在这个长方形的开本下,有较多插图需要跨版排,这样就对装订工艺带来了严重挑战。艺术家和出版人都对跨页装订的误差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有文字的跨版。我们找了身边的有跨版的书籍做了各种比对,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我们又在最终的输出文件上,针对跨版的文字,做了左右各3mm的预留位置,防止印刷的误差造成文字遮挡或者遗漏。

书籍内容按照三个故事分成三篇,是一个正常的逻辑架构。但针对故事文本与配图之间的关系,我对每一页都进行了单独的仔细思考和考量。 三种语言文字,在页面上跟画面的构成关系,比例大小,可以算是一次全面的排版造型。在挑战文本造型和有利于阅读这两者之间反复纠结,痛不欲生。

印刷完成后,还有装订环节,此次装订采用空脊锁线,倒不是特殊工艺。但是麻烦的是最终三边切口的喷黑处理。印厂没做过这个工艺,不肯花时间为了这一个案例去想办法,所以只能我自己上了。买了黑色的喷漆,将装订好的书籍摆好后喷上黑色的喷漆来达到效果。

这本书的封面采用再生,原色暗墨灰 330g ,丝印黑色的图像,再烫白色书名,质感十分舒服。内文则采用蒙肯菲卡粗面,米白120g,让每一次的翻页都十分的「厚重」,仿佛进入庄严神圣的藏地。环衬纸采用了一款卡昆滑面,酒红120g,   它的色泽具有传统西藏地区的感觉。全书的插图全部处理为单黑,175目的网线印刷,黑白灰的过度十分细腻。书的三边切口全部手工喷黑,更加增强了厚重感。本书早就在国外进行了销售,现在终于通过中图进口到国内,十分不易。喜欢的朋友请赶紧下单吧,印量不多,手慢无。

三个故事》 讲述者:江参 故事来源: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红坡村次迟顶 故事搜集者/绘图:沙爽 编辑:陈韵 藏语翻译:琼卡尔·扎西邓珠 藏语校对:东主多杰 英语编校:张 菁 设计:刘 峰 开本:105*185mm 页数:288 零售价:78元 出版:虛無鄉檔案 The Phantom Archives 发行:迦梨 图书ISBN:978-988-76489-3-2 本书由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进口 预售期间购买享受国内包邮 预售时间:即日起到2024年11月10日 预订方式:kaliartsandbooks@gmail.com标题注明:预售《三个故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